近年来,衡山县妇联抢抓党群共建机遇,按照共建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的要求,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强化举措,全面开展“妇女之家”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建功立业,使之真正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群众信赖热爱的“温暖之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做法
1、多措并举“建家”,夯实妇联基层组织阵地建设。
加强指导,完善机制。县妇联将妇女之家建设作为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成立了妇女之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妇女之家均成立了组织机构,指定村妇代会主任为“妇女之家”负责人,设立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以组织、引导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己任,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创业就业、权益保障、心理咨询、文化活动、家庭教育等各类服务。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妇女之家建设标准上,将妇女之家建设分为示范性妇女之家和标准化妇女之家两类。2011年,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华融湘江银行“妇女之家”的援建点福田铺乡中塘村、长江镇柘塘村作为全县“妇女之家”创建的开路先锋,按照“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合力服务妇女群众”方针,率先开展妇女之家工作。目前,全县127个村、25个社区均已创建妇女之家,其中省级示范点?个,市级示范点2个,县级示范点27个,全县展现出你追我赶、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整合资源,联建共建。按照“一室多用,分区布局、分时使用”的原则建设妇女之家,充分利用现有场所和设备,把妇女之家与妇代会原有的留守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维权服务站、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整合到妇女之家中共建共享共用。
2、科学规范“管家”,提升妇女之家管理水平。
规范管理制度。要求妇女之家示范点管理达到“七有”,有固定的活动阵地、有健全的组织网络、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有浓厚的环境氛围、有出色的工作队伍、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完善的档案记录。并要求工作内容“四上墙”,即妇女工作职责上墙、建设计划上墙、学习活动内容上墙、会议制度上墙。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妇代会主任队伍建设。在选好配强村妇代会主任的同时,结合村委换届,确保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二是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巾帼志愿者的优势,开展五送(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送法律、送温暖)到家活动。
完善服务功能。以我县惠农便民民心工程——农村综合公共服务中心这一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在贺家、永和、开云、长江等乡镇共8个村建立了妇女儿童家园,从妇女儿童需求出发、从服务妇女儿童入手,突出强化“妇儿家园”服务功能,植入三大项目——亲情视频屋,知心屋、“友善之墙”。亲情视频屋配置了视频聊天电视,通过组织留守妇女、老人、儿童视频聊天、拨打亲情电话,为留守人员搭建一条新的亲情纽带,促进留守人员与家人的感情交流,实现个人、家庭、村级三方联动;“知心屋”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构建政府主导、学校配合、社会参与的服务工作格局;“友善之墙”--闲置物品收集点,县妇联长期接收市民的闲置物用品,然后投放到各村站点,方便当地有需要的村民随用随取,通过该爱心平台,让广大群众感受交换与接受中的友善,既对大家不用的物品进行整合和再利用,培育市民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又为需要的市民传递爱心和温暖。
3、发挥功能“用家”,提高妇女之家的服务实效。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抓住“三八”、“六一”、“母亲节”等节日,围绕权益维护、敬老爱亲、科学教子、健康生活、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方面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让妇女感受到“家”的温馨,提升妇女之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发动村民成立腰鼓、龙狮、戏曲表演、健身操、歌咏等文艺队伍,为妇女群众业余生活增加新的乐趣;组织妇女和家庭深入开展争创“五好文明家庭”、“五好女性”等特色创建活动。
妇女维权职能得到强化。通过妇女之家,帮助妇女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每个妇女之家都配备了统一的信访登记本,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调解职能,从源头上做好婚姻家庭和邻里关系的稳定工作,成立咨询室和调解室,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避免和制止家庭、邻里矛盾升级。
搭建妇女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了进一步引导农村妇女在现代农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动员更多妇女带头发展、创办基地,帮助更多农村妇女创业致富,县、乡、村各级妇联组织利用妇女之家发布用工培训信息,依托远程教育资源搭建妇女学习培训、交流提高、传播文明、扶贫帮困、维护权益的平台,围绕“互联网+她”探索妇女就业创业新模式,提升妇女科技致富能力。农家女文娟牵头创办山竹村辉竹药材种植合作社基地,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互联网”的模式,实现中药材收入近千万元,带动当地5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每户增收10万元左右,同时积极拓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长江镇胜利村陈春香创办的湘黄鸡基地,投资建成两栋现代化专业养鸡场,养殖15000羽原种种鸡,自己增收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妇女群众的就业。今年,自“妇女儿童家园”创建以来,县妇联积极与人社、卫计部门联系,在各创建点打造服务妇女创业就业的“根据地”和妇女“两癌”筛查救助宣传阵地,宣传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和“两癌”筛查救助相关政策信息,充分发挥面对面联系群众的优势,帮助办理相关业务,帮助、引领妇女创业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拥有健康生活。
二、下一步打算
1、提高认识,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支持农村基层妇女组织依照妇联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解决基层妇联“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阵地做事”的问题”。
2、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妇女干部素质。通过举办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提高基层妇女干部的参政能力、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增强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努力塑造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3、科学管理,提升妇女之家创建水平。要建好家。突出“标识统一、功能完善、管理规范、重在服务”的要求全面建设妇女之家,鼓励村妇代会多渠道争取经费,适量配备电脑、电视、图书、体育器材等活动设施。要管好家。不断吸纳培育女党员、女村官、女大学生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社会事务管理的妇女,让她们成为妇女之家的参谋助手,建立“妇干+妇女骨干+志愿者”的社会化工作队伍。要用好家。积极引领广大妇女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将“互联网+服务”思维融入到妇女创业就业中,运用社会化、项目化、市场化、购买服务的方式,打造“互联网+”时代的妇女之家,为下岗失业女性、进城务工妇女、贫困妇女等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发展平台。在广大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弘扬文明新风、抵制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今后的工作中,县妇联将通过创建培育更多的“妇女之家”,强化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辐射带动的作用,力争实现“妇女之家”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功能、丰富内容、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