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发烧、咳嗽找周医生就好了。”这句话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老百姓口中广泛流传。这个周医生是祁东县第五人民医院(又名步云桥镇卫生院)急诊科主任周翠云。她今年34岁,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现在是医院的技术骨干、顶梁柱,擅长开中药方子,临床经验丰富,曾先后多次参加急诊、内儿科、全科医学进修和学术交流。平时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勤恳务实,以专业的技术水平,优质的服务态度,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救死扶伤为宗旨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信任和好评。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26日,周翠云接到周爱国院长电话通知,要求取消一切休假,医院要成立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热分诊治疗临时隔离病区,需要从急诊科抽调二位主治医生,从事防疫疫情工作。她接到电话二话没说,立即重新安排急诊科室任务,从科室抽调2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热分诊治疗临时隔离区。这样,科室就剩下她和2位年长的同志值班,这意味着3天一个急诊还要上个副班。此时,周翠云已经怀孕7个月,但她丝毫没有犹豫,没有怨言,更没有要求同事帮她多值些班,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个孕妇。
平时急诊科的工作本来就繁忙、危急、辛苦,加上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多,天气寒冷,看病的人愈加增多。面对种种压力,她毅然冲在一线,每天上班吃饭都没有时间,一天要接诊40多位急诊病患者。而偏偏是中午和晚上,来看急诊的人也络绎不绝,根本睡不好觉,有时一到值班室稍微躺下,就又有求诊人来找她,而且每次躺下要重新起来还比较困难。因为孕晚期腹腔压力增加,导致压迫神经,常常整宿的腰痛让她苦不堪言,坐久了要起来也很费劲,而且一整天24小时在岗,有时要忙到第二天12点以后才能下班。小宝宝大抵也是觉得乏了,跟妈妈抗议闹情绪呢,总在她肚子里面动个没停。“宝宝,乖,听话,别闹。现在是特殊时候,医院需要妈妈,步云桥的人民需要妈妈,妈妈不能自私,不能退缩,不能当逃兵,等你长大了便会理解妈妈的。”每每下班前,周翠云抚摸着隆凸着的腹部,轻轻地对着肚子里的小宝贝说话。晚上,她也不忘打电话到科室,了解科室动态情况,有无急危重症患者,有无发热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或者武汉返乡病人,嘱咐值班医生做好登记和上报工作。
2月21日下午,刚出夜班,周翠云接到科室同事谭医生的电话,被告知其父亲不幸仙逝,申请回家办丧事。她宽慰谭医生说:“那你回去安心办丧事,科室值班的事有我在,我会安排好。你好好陪老人家最后一程吧。”就这样,原本已经少到3人的急诊班又变成了2个人,而这时其它科室也很忙,周翠云咬紧牙关微笑着对自己说:“没关系的,我能扛住,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作为一名党员,就应当有责任担当意识,关键时刻,冲在最前线,做好先锋模范表率作用。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应该不遗余力回报社会。”对她来说,这既是职业道德所致,也是责任所在,更是使命使然。她的丈夫刘扬在风石堰镇卫生院任院长。从大年三十至今一个多月里,就一直没有休息过,天天奔赴在防疫一线,与政府、医院公卫人员,临床医生下到村里,对返乡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发热、咳嗽病人,常常是夜以继日,没有时间来关心怀孕的妻子。丈夫的辛勤付出,周翠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怎能责备他呢,唯有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不拖他的后腿,做好他的坚强后盾。这就是周翠云,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卫生院医师,一个平平凡凡的弱小女人,一个“身怀六甲”的妈妈,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用无畏无惧履行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牢记党的嘱托,印证党员誓言,贴心服务群众,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