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干旱走廊”、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寄养在外婆家、边干农活边读书……谢晴晴小时候有着一个特殊却并不让人意外的身份:留守儿童。现在,这个曾经的“留守儿童”成为了衡阳市衡南县衡云中学的一名教师,在重新审视自我蜕变历程的同时,也希望能用一己之力,给予如今的“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怀和指引。
留守的孩子早当家
1996年,谢晴晴出生在衡阳县渣江镇新锦村,该村位于贫瘠的紫色页岩地区,是有名的干旱走廊。3岁起,她便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乡贤,写得一手好字,自谢晴晴能开口说话起,她就跟着外公学唐诗宋词、学写字,听外公讲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那些流传至今的名人轶事,知道了什么是诚实正直、勇敢坚强、责任担当和宽容善良。那些朴素的道理,潜移默化融入了血液,融入了骨髓,让她受益终身。
谢晴晴是家中第一个孩子,照顾弟弟、妹妹以及帮忙家务的重任压在她稚嫩的肩上。
刚开始学栽油菜,谢晴晴图快,没掌握要领,菜苗种在肥料上,烧坏了。只能补种。挨了骂,长了见识,后来种菜又快又好,自己也有小小的成就感。
之后,收稻谷、割青蒿、挑粪、捞鱼烘鱼卖鱼……现在回头来看,谢晴晴觉得自己的童年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体育生到大学梦
2009年,谢晴晴先在鼓峰中学读了一年半,后来转到官埠中学,成绩一落千丈。在体育老师的建议下,谢晴晴选择体育特长生的路,以便更有把握考上县城里好的高中。
没料想在专业考试的前一个星期,谢晴晴不小心扭伤左脚,眼看着无缘专业考试,错失高中学业。关键时刻,老师的关心支持,同学的热心帮助加上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最终让谢晴晴成功考上高中。
收到衡东二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禁不住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一路走来虽不容易,但体会了绝望边缘的翻身忙爬,感受了老师同学的关怀帮助,收获到努力付出的成就,一切都值得。
高中三年过去,通过努力,谢晴晴顺利考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
“留守儿童”助力留守儿童
父亲曾劝说她和村里其他女孩子一样放弃读书,早点去打工,但她坚决不同意。考上大学凝聚了她的心血,承载着她的梦想,绝不能放弃。
谢晴晴明白,父亲很辛苦,也很艰难,之所以希望女儿能够放弃读大学早点去打工赚钱,也是为她好。
但父母与谢晴晴一直没有共同生活过,并不了解也不能理解她的追求,这种时空距离造成的心灵隔膜,是必然的,也是残酷的。谢晴晴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源头,但不是孩子命运的船头。
“海阔天空,需要自己去努力飞翔,去冒险拼搏。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得靠自己。”谢晴晴笑着说。
谢晴晴在心里发誓:长大了,不能给父母亲增加负担,一定要靠自己来筹集学费好生活费。给父母一个安慰,也给自己一种压力,一种成长的动力。
进入大学的谢晴晴未曾停下努力的脚步,除了担任过学生会负责人、班长、摄影协会会长、书法协会和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她还作为吉首大学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交流活动唯一志愿者,获得普林斯顿大学40天暑假交流活动毕业证。
大学期间让她真正受到震撼、完成思想转变的,是一次在边远地区的社会考察。
2017年2月28日,谢晴晴前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齐乐乡,在那与独龙族的孩子有了零距离接触。
谢晴晴教他们学英语、唱歌,跟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虽然这里环境艰难,但当地的人们并不觉得自己苦,相反,他们乐观,开朗,善良,真诚。谢晴晴很快融入其中,与他们一起干活,一起吃住。结束考察回来后,谢晴晴还经常给老乡们邮寄生活用品及吃的,给孩子们寄去学习用品。
她至今忘不了那4000米高原上茅草盖的木板房、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人孩子和他们脸上典型的高原红,忘不了拥别时真诚的热泪……她觉得,自己的童年少年当然困苦,也没有城里孩子那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甚至过早承担起生活的担子,但比起同样是留守儿童的独龙族孩子们,那些经历又算得了什么?她觉得自己其实是幸运的,体验了许多同龄人体会不到的人生滋味,那些点点滴滴,正是丰富她人生的正能量。
留守儿童群体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无数的浪花汇聚成壮阔的波涛,推动着历史前行。
经历了这么多的人生波折,谢晴晴意识到研究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对社会、对时代、对国家发展进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很值得研究。而如今成为了一名教师,谢晴晴更想通过自身经历和体会,来引导激励学生,帮助00后学生勇于面对命运的挑战,通过自身努力,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