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下午,寒冬腊月中的耒阳武广新城金谷水郡大厅里琴瑟合鸣,古琴乐曲悠扬绕梁,令人沉醉。花中仙子,仙袂飘飘,热情似水。百余名古琴国学爱好者雅集于此,共庆年会,共品琴音,共奏琴曲。
原耒阳市政协主席、古琴爱好者耒阳引领人毛衣大姐,字腔圆正,音质清晰,缓缓地将古琴从2015年11月7日以来在耒阳这座古城有史以来第一个古琴文化培训班开始,从萌芽、初始、创办、发展至今的一步一个脚印沉稳拓展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宛如一首轻歌,又如一曲琴曲,动听而婉转。毛衣大姐的一套太乙游龙拳练起来绵绵不断,行去流水、腾云驾雾如龙游太空,让人陶醉。
花开,花又落,多少事,烟雨中。往事历历,一丝丝,意更浓,往事随风。去无凉,如一场梦。网名“在水一方”的女子把《半山听雨》轻轻传来,静静大厅,琴声悠然,风声、雨声、匆匆往事,都已随风,半山烟雨,片片落红。曲终了,琴止了,听众醉了,猛然回过神,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击起。
“怡风楚月”《梅花三弄》,古琴袅袅醉人,“安妮”和“六月荷花”即兴创作,只见彩墨在纸心静逸行笔,好一幅妙手活泼丹青的画卷。“弦不玄意非臆,像归象泱未央”,仿佛在古琴声写书法是人间最美好的享受,一种学古琴练书法的原始冲动油然而生。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烟雨凭生”姐姐应邀弹奏一曲《平沙落雁》,她以优雅的身姿,灵巧的手指,用古琴向大家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全场完全渲染在这平沙落雁“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的壮观与“少年奇才,鸿鹄之志,心如止水”的人生反复碰撞与融和,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耒阳市妇联的姐妹们也以一种配乐诗朗诵的形式,支持古琴爱好,进行了表演。朗朗读书声,时印高昂,时而抑顿;时而率先引领,时而轻声伴颂;时而独领风骚,时而众人合诵。一曲《关雎》的朗朗上口的读书声,充分展演了一个贵族男子爱上了一个采荇菜的姑娘,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独自陶醉在采荇菜姑娘的往情深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思绪浮现眼前,渴望与失望之情,幸福与煎熬并存。
年会中,还精彩表演了《矣乃》《绒花》《卧龙吟》《阳关三叠》《佳人曲》《鹿鸣》《越人歌》《鸥鹭忘机》,引导养生术表演和吉他组合穿插其中,给予一种美的点缀。
女人因爱而美,这种美是长久的坚持。就是这样一群热情灵动而又从容沉静,热情似火而又温婉优雅的女人不是最好的演绎吗?德音古琴,耒阳女人终于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女人因爱而美,大爱如潮涌来;2018年耒阳未央琴舍三周年公益年会奏响纸都冬阳的一首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