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之北的衡山县白果镇,有个岳北村。
“我们岳北的女性不简单,顶得了半边天。”村主任周名军欣喜地介绍。
岳北村是城郊村,离白果镇很近。当地女性选择走出家门,用自己的勤劳、坚强、睿智、努力,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镇上一家名叫“王中王服务部”的打印社,前来打印的人络绎不绝。46岁的彭伟芝是这里的老板,也是岳北村的媳妇。
1995年,彭伟芝放弃在沿海打拼多年的企业高管工作,和丈夫回到家乡,又买电脑又学软件,开起了打印门店。如今,她已是当地有名的“女能人”,年收入近30万元,两个孩子全部大学毕业。
“我们的店面,算是这里的一张名片,家喻户晓。我们家庭氛围特别好,家人就像朋友一样,这就是家和万事兴吧。”彭伟芝笑着说。
村里60岁的妇女主任李玲坤,在岳北学校当了26年的幼儿教师,还当了9年的村干部,其中两届村秘书、3年妇女主任。今年换届,她再次当选妇女主任。
“谁说岳北女子不如男。男人可以做的,我们女人也可以做,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李玲坤说,这正是岳北女性的特点。以前,自己是白天当老师教书,晚上当村秘书加班加点,从没喊过苦喊过累,都坚持下来。现在,女儿又拾起她的“衣钵”,继续教书育人。
周名军告诉我们,别看岳北村不大,产业却不少,有砂石厂和液化气站,有钢材物流中心和多家小工厂,还有琳琅满目的酒店餐饮。这其中,岳北女性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在村里的高速路口附近,一栋小楼改造的制衣厂里,十几名女工正在忙碌。制衣厂老板韩美丽以前在佛山打工,后来看到家乡的高速公路通车了,她借钱回村开办了这家制衣厂。
“当初,老公不同意我开厂,但我觉得,女人就是要做自己的事情。上个月,厂子产值有近8万元,女员工都是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工资有三四千块钱,晚上还可以照顾孩子。”韩美丽说。
“辛苦归辛苦,但很值得。”说起自己抓住商机筹办预制板厂的经历,土生土长的岳北女村民黄立红感同身受。从开始的办厂亏本,到如今的年产出1万块预制板、年产值90多万元,她的厂子实现了“华丽转身”。
今年,黄立红又看准村里生态旅游的商机,凑齐400万元开办了酒店餐饮,向第三产业迈进。她告诉记者:“身边总有一种氛围,就是女人要走出去,要积极上进、不甘落后。”
周美佳也是如此。她从大米加工厂做起,后来又开办了养殖场,实现加工生产“一条龙”服务。她在家中忙碌,丈夫在外拖货,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打拼,硬是把当年三家人共用一个厨房的土砖房,换成了如今的漂亮小楼。
女性之光,照耀了整个岳北村,更辐射到周边地界。“我们岳北的女性,精气神都特别好。周边乡镇的女性,都羡慕我们呢。”岳北英姿龙鼓队队长符友云也是一名女性。她告诉我们,岳北女性不仅做事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也很积极,不仅充实了自己,也感染了别人,传递了正能量。
这就是岳北村的新女性。她们不仅积极参加各种生产生活,更是当地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今,在这“半边天”的共同参与下,岳北村家家户户小楼林立,不仅家庭和睦,人均年收入也超过6000元,好一幅乡村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