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 > 正文

衡阳市妇联改革创新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7-09-22 17:41:35 作者: 点击:922

妇联改革是党赋予妇联组织的重大职责,是妇联组织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关键所在。衡阳市妇联系统和妇联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重要指示、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全国妇联党组会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强三性”、“去四化”、“补四缺”的改革目标,吹响了改革创新的集结号。基层妇联组织改革作为妇联改革的先试环节,自2016年年底在全市启动铺开,目前此项改革已圆满完成。改革后的基层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改革创新后的妇联组织网络,更实更密。改革后,全市的基层妇联干部队伍迅速壮大,打破了以往基层妇联工作者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实现了专、兼相结合,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级选配妇联干部的目标。12个县市区的1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服务中心)、2726个村(社区)建立了基层妇联组织,共选出乡镇(街道、办事处、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妇联主席2920人,兼职副主席6028人,执委45690人。一批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好、群众基础好的执委进入基层妇联领导班子。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妇联组织网络。

改革创新后的妇联主体,群英荟萃。改革创新后,妇联主体空间不断增大,人数不断增多,力量不断增强,触角不断延伸。全市的近5万名执委中有的是女企业家、有的是心理咨询师、有的是致富带头人、有的是种植能手、有的是文艺工作者、有的是司法干部、有的是妇幼保健专家、有的是志愿者,可谓群英荟萃。基层妇联统一为执委们颁发“执委证”,让她们持证上岗,新当选的执委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她们不断活跃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和文明创建、抗洪救灾、扶贫攻坚等各项中心工作中。

改革创新后的妇联运行模式,凝心聚力。改革后的妇联运行模式,不断贴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呼百应”的要求。全市“互联网+妇联”工作模式不断优化,市级妇联“一网一微”(“雁城女网”、“衡州有好女”微信公众号)与县市区新媒体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全市妇联系统新媒体大矩阵。改革后的基层妇联组织有“执委+志愿者”的工作队伍,有较好的工作经费保障,有依托“两化两体系”、“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同步覆盖建设的“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家园”,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平台活动、有凝聚力号召力的工作运行模式基本形成。

改革创新后的县市区妇联,精彩纷呈。衡南县:各乡镇妇联按照1万元标准落实工作经费;基层妇联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衡阳县:率先完成全市改革试点工作;乡镇“妇女儿童之家”实现100%覆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纳入党建考核;改革要求全程照片、资料纪实。衡山县:编制规范的改革工作指导手册,统一印发执委证;创新“互联网+妇女儿童家园”模式和“互联网+远程站点”培训方式。衡东县:县委书记吴伟生同志参加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动员会并作讲话,县委组织部牵头召开改革征求意见座谈会;全县落实50万元改革专项经费;执委作用发挥较好。祁东县:率先同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妇联和县直机关妇委会换届和改革;县村“两委”换届督导组直接督导改革工作;打造“祁东妇联微信公众号”+各类基层妇联组织微信、QQ群的“网上妇联”矩阵。常宁市:按照各乡镇(街道)2万元标准落实妇联工作经费;以通报、约谈等手段有力推进难点镇村改革。耒阳市:明确要求各乡镇党委组织委员负责指导落实基层妇联改革工作;解决机关干部政治待遇力度较大;对改革中突显的问题把关到位。南岳区:按照各乡镇(街道)3万元标准落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经费,各村(社区)按照2000元标准拨付改革工作经费;阵地建设力度较大;以项目引导激发基层活力;各类活动丰富多彩,志愿服务开展有声有色。雁峰区:开展改革工作调研,召开基层妇联主席改革专题座谈会;执委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较高。石鼓区: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100%覆盖;各级执委开展志愿服务280余场次,参与妇女3600人次。珠晖区: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村支两委,5名镇街妇联主席由班子成员担任,占比50%;举办改革专题讲座。蒸湘区:积极向基层党委政府推荐优秀妇女干部进“村支两委”领导班子,指导基层妇联组织建章立制,一批国、省、市级先进典型模范被吸纳为执委。(市妇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