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有发生。尽管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强,但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仍然极易成为性侵犯罪的被害人。
2010年以来,北京一中院审理30余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该院发现此类案件呈现出:被害人低龄化趋了势明显、熟人作案占比较大、网络社交成为主要威胁等三个特点。法院作为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责任通过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学校以及家长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
为了更直观地让大家了解此类案件,学习在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时,家长、学校、孩子应该做什么,小编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我们得到共同努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从幼儿园到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设立专业的性心理咨询机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开展性知识教育讲座和宣传工作,对已经有问题的个体,及时引导解决他们的问题。让成长中的孩子明白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怎样拒绝年长者对自己的骚扰。
具体方法如下:
1、孩子从五岁左右开始,养成和父母分床睡的习惯;
2、尽量不单独留孩子一个人在家里;
3、不把孩子全托出去;
4、不把孩子寄养给他人;
5、不把孩子托付给自己不了解的他人看管,尤其是只有异性和你的孩子单独在一起的他人;
6、不随便安排你所留宿的人和孩子同床而睡;
7、养成和孩子每天交流的习惯,让孩子知道遇到哪些问题必须及时地告诉父母,而且要保证孩子可以自然轻松地告诉父母后,得到的是保护而不是评判谩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