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人,不是贫嘴和恶俗,不是出丑和滑稽。是一种内在的智慧和对生活豁达的理解后的淡定和看开。是如沐春风的明艳,是素心包容的豁达,是山清水秀的情怀,是清澈如镜的明事理。
有人做过一次暑期调查,结果出来,四大名著里最让人喜欢的人物,居然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水浒传》里的鲁智深。
有趣的是从西游记里一身毛病的猪八戒到膀大腰圆的莽汉鲁智深都不是作者笔下浓墨重彩的绝对主角,却分分钟抢走了书中男主女主的各种风头。人们一边骂着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莽汉,一边又无限纵容他的闯祸和各种品性里的瑕疵,无比牵挂、怜惜着他们的命运。更匪夷所思的是他们既没有超高的颜值,也没有过人的本领,却能活在观众的心中不老。
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有趣的人。
我女儿是《熊出没》的超级宽粉,但她却独独喜欢那个憨态可掬的熊二。按理说,熊二既没有熊大的担当和智慧,也没有光头强的狡猾和贪婪。他笨拙的说话、无节制的善良、还有纯真的梦想、简单的快乐,和一片树叶都能玩得忘记了忧伤的熊样,都是让人疼爱的理由。
用我女儿的话说,熊二,最有意思!
一个人顶级的魅力,不一定是帅到爆棚的颜值、超高的能力、大悲悯的情怀、菩萨一般的心肠,而是有趣!和他在一起特别快乐,放松,分开之后又特别想念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有没有发现,有一些人一开始接触特别难看,相处几日觉得这个人特别耐看。其实这里面的变化,就是他一定是个有趣的人。
人群中总会有那么几个没有什么背景、也无需有多大的能力,更没有什么颜值的人,却总是能抢了风头,而且特别招人,有他的地方,就特别热闹,有他的时候,就不觉得尴尬,有他的时候,就觉得生活特别明媚,这就是有趣的魅力!
我同学吉亚,就是一个有趣的人。当年我们同一个宿舍,业务倒数第一、家境比我还穷,相貌比猪八戒好看一点。但是此人独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就连他心血来潮要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床头上插着一把野菊花,唱着忧伤的歌,都让人觉得特别好笑。他在哪里,哪里就会流传着关于他的段子。
有一年放假,他让我怂恿着一起去偷食堂里的猪蹄子,正当我们得逞之后,不幸被厨师活捉。那个厨师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顷刻间,我们两个因馋嘴而狼狈为奸的人,在奚落和嘲笑中围得水泄不通,那时候正是青春年少,虽然脸的厚度还行,但经不住这些围观。当时想但凡有针尖大的缝隙,我嗖一下就钻进去了。吉亚比我更怂,一滩烂泥,认错态度超级肉麻。我当时从心底里瞧不起他,默默骂他:怂宝!心情已经坏到极点。
搞笑的事情,在后面。曲终人散后,先前那个软蛋怂包吉亚,居然从袖筒里掏出半拉猪蹄子,一本正经的安慰我:好汉不吃眼前亏!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吃饱了才有力气反思!我现在都记得吉亚那张糊了猪油和尘土的笑脸,特别像舞台上的小丑,关键是他特别庄严的吃相,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那天,我们两个好汉喝着凉水吃着猪蹄,打着饱嗝瞬间就把自己的丑事原谅了。去年,我们三十年同学聚会,几乎所有人见面都在询问:吉亚来吗?我和吉亚开玩笑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你活得最成功,人们都想你。聚会的时候,人们给吉亚的评价几乎非常统一:他是一个有趣的人!
当一个人活得有趣,其实这个人就活得通透了。有趣的不一定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但他能成就快乐的生活。生活有了质感和喜感,其实才是真正的强者,一朵花开就能灿烂,一阵清风也会憧憬,生活才有喜感,幸福指数才会越高。
那年我带深度游的一个团,去牧区体验生活。我们四个人,喝了酒,还觉得不够尽兴,在雪夜,四个人唱着一首歌,能在月光下跳着舞玩到深夜,有个同行的教授感概道:那夜给他的心灵洗了一个澡,那些得失、爱恨、悲喜,在这辽阔的原野上,都抵不过这一场随心所欲的舞蹈。他说,这就是有趣的魅力。
有趣的人,不是贫嘴和恶俗,不是出丑和滑稽。是一种内在的智慧和对生活豁达的理解后的淡定和看开。是如沐春风的明艳,是素心包容的豁达,是山清水秀的情怀,是清澈如镜的明事理。有趣的人一定是个幽默的人。他有能力把死逼败兴的生活修饰成展油活水的灿烂,一段悲伤,一次风雨,都可抖成包袱,化腐朽为神奇。一杯烈酒可饮风霜,也可温喉怀想。同样是大雪封路,即可想成老天留人,把酒言欢,也可想成命运不公,断我行程。
有趣的人,总会让生活换个角度变成情义和唯美。
我有两位挚友,都是婚姻不太如意,一个悲伤的人,朋友聚会肯定是她倾诉的专场:譬如说老天不公,造物弄人,红颜薄命、一声长叹等等;另一个有趣的人,在谈起她的婚姻时,是这样描述的:年轻时用尽力气追求对方,结果是个屁。但她告诉我,要想闻到新鲜上佳空气,必争上游风口有利位置,每一次有她在的场合都是欢乐的海洋。事实上,她用有趣的魅力,把刚性的生活过成柔美的风景。
套用一句伟人的话说,一切悲伤都是纸老虎,藐视它的时候,悲伤就会减半,风趣的时候,快乐就会加倍。做一个有趣的人,让生活每天都是段子手。
来,跟着我做一个体面的阿Q:
面对贫穷,我们可以这样调侃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结果上面依然没有我的名字,于是我很生气的对那个粗心的校对说:又把我漏了? 对那个辜负我们的人,经常要给他发一个短信,提醒他:最近又有什么悲伤的事情,讲出来让大爷再写一段心灵鸡汤,如何? 对我们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遇,我们会这样安慰自己的:对于我这样的大金子,你还能做到狗不理神仙,小心我哪天发开光,亮瞎你的眼睛! 当然对于那些看不起我的人,我们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他们:老子是天鹅的时候,你还是一颗蛋!
有趣的人,其实就是用捕大鱼的网子考量悲伤,而后用选面粉的筛子,捕捉幸福。所以放眼望去都是拥有和满足。做一个有趣的人远比做一个有爱的更能左右生活的基调。
这就是有趣的魅力所在!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呢?
永远保持内心纯真的部分,解放自我的身份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会傻笑的婴孩,尤其是儿时的童心,不受任何事物束缚。也许你小时候还会对猫狗打架这种事感兴趣,甚至还会蹲下来观战,但长大了就不会了,因为这对你而言,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趋“功利化”,同时也是“去纯真化”的,他们只考虑利弊,而自愿放弃生活的趣味。
从这方面来说,想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要手握童心,胸怀赤诚。
另一点,便是解放自我的身份,即不要固守身份标签,要勇于做“出格”的事。
就像我曾经看见一个年近五十的刑法学教授,在讲台上说黄段子。曾经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穿着格子衫、阿迪王的程序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街舞。也看见过一个颇有名气的中国作家,在讲座上聊一些“二次元”的梗。
这都是一种身份冲突所造成的美感,趣味由此发生。
不要用常规的眼光看待事物,保持好奇
说白了,这就是摆脱一种思维定式,跳出旧有格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许多事物的感知会钝化,对万物习以为常。
周耀辉是香港非常有名的一个词人,不像林夕那么出名,但我个人对他较为偏爱。他出过一本小书,叫《7749》,里面有很多充满创意和趣味的小练习。看完这本书,你会惊讶于此人的有趣。
比如有一篇《感官世界的地震与海啸》,他说身体的使用,应当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人类对于眼耳口鼻手脚发肤过于习以为常,所以局限了它们的功能。
“你试过一丝不挂地游泳吗?”、“你试过用舌尖舔十遍自己的掌心吗?”、“试过被三十个根指头按摩头颅吗?”这些都是在他书中提出的,关于感官的想象。
在《何苦推开石头呢?》一篇中,他鼓励你看一些你不常见到的地方,比如床下、柜顶、墙角......
你是否有试过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内,和一群陌生人吃晚餐。什么都看不到,重新体会所吃所喝。在《In the dark》这一篇里,他提到了这个做法。消除日常的感官体验,进入全新的世界,更新对生活的认知。
里面的创意训练多得数不过来,周耀辉在传递一种讯息:生活,的确是有无限可能的。
不要用常规眼光看待事物,是变有趣的前提。
除了摆脱思维定式,你也可以摆脱语言定式。
几乎每一天,我们针对每一个生活中会遇到的人,都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僵化的语言思路。你遇到同事就会说一些老套的话,比如“早上好!”、“饭吃了么!”。打趣的话也是相当枯燥而乏味,你看见同事穿一身黑色西装上班,会对他说:“你今天穿得真精神!”,而不会说:“你今天穿得像个黑衣警探!”或者“你是不是跑错片场了?”
改变僵化的语言,就会产生趣味性,也是在间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拥有广泛的知识面
有些人误解了有趣,认为有趣就是没事儿讲讲糗百上面的笑话,或者荤味十足的黄段子。
不是的,一个有趣的人,肚子里得有墨水,要有广泛的知识。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听一个有趣的人讲话,他说得滔滔不绝,你听得津津有味,就是这样的感觉。
拥有知识,不代表拥有趣味。但是拥有知识,就等于杜绝了无聊。
无聊无聊,无话可聊。一盘烧鸭摆在桌子上,除了知道它好吃,你对它一无所知,什么都说不出来。只好乖乖跟从动物性的本能,把烧鸭吃得干净,最后红光满面地走人。
有趣的人往往善于把话题引向一边,然后把你带入他所理解的世界。《雅舍谈吃》的第一篇文章讲的便是烧鸭,梁实秋从严辰的词讲起,谈及烧鸭的产地、运输、做法、哪哪哪的烧鸭做得好吃、吃它又有何讲究......仅是一盘烧鸭,就能讲出这么多门道,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吃饭,哪里会无聊呢。
有趣,一定要有聊,那得靠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才能随时讲出有料的东西来。
听他们说话,会有一种扑鼻而来的新鲜感。
成为一个性情中人,自嘲自黑的心态
什么叫性情中人?随性而动,率性而为。
自己本来是什么样的,表现出来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小缺陷,也不必掖着藏着,大大方方地说出来。趁着别人说出来之前,自己先黑自己一把。既表达了自己的人性,也愉悦了别人。
性价比超高啊!
相反,刻意地表现出高大全的样子,恰好是最为惹人厌的。
你不妨在日后观察一下那些你认为“有趣”的人,他们说话时,从来是把说出的话当做标枪,投向自己。
在你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他不经意地黑自己一下,又黑自己一下... ...你不断地发现他的坦诚与缺陷,不断地靠近他,最后,好感自然而然地产生。
因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类,我们喜欢和那些不完美的、真实的同类在一起。
放弃功利的思想,变得温柔
这其实是一个态度上的问题。
真正有趣的人,都是温柔的人。多年来的经历已经让他们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貌,一种包容性极强的价值观。他们宽容,有同理心,愿意掏出爱心给世界增添点温度,多添些柴火。
趣味即是美学,放弃功利心态,才有空追逐美的东西。
生活百无聊赖,因为过它的人正蓬头垢面。
生活万种风情,因为过它的人,有趣,有味。
生活因此而长久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