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等作出战略部署。下阶段如何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国复兴的巾帼力量,思考如下:
一、立足妇联职能、服务中心大局
妇联组织首先是政治机关,新时代妇联工作必须始终瞄准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立足引领联系服务职能定位,持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一是注重推动工作力量下沉一线。通过上一轮妇联“会改联”改革,基层妇联组织和人员力量呈几何倍增长,形成妇女工作月明星灿的生动局面。目前,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县乡村(社区)妇联组织3200多个。持续加大“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目前建成130余个。基层妇女之家阵地建设得到加强,4万余名各级妇联执委活跃在各行各业。下阶段还要着力突破基层保障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
二是注重政治思想引领,创新传播手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指导工作。高度重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妇女、走进家庭,通过思想引航、活动引领、典型引路、舆论引导,持续开展“巾帼大宣讲”“巾帼大学习”,构建了市县联动互动工作格局。用好新媒体创新开展宣传引导,网上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是注重将妇联工作嵌入中心大局谋划推动。围绕我市“制造立市 文旅兴城”战略,加快推进衡阳中心化进程这个中心大局,立足妇联职能定位,把握引领服务联系的切入点、着力点,为妇女在发展大局中建功立业搭平台、给舞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开展巾帼乡村清洁、美丽庭院、“美家美妇”等活动,动员妇女参与基层治理、推动乡风文明;深入开展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做好留守困难妇女儿童关爱巾帼志愿服务。创新开展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瞄准女大学生、农村妇女、城镇居家宝妈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女性企业,凝聚女性人才,为各行各业优秀女性在各自领域建功立业提供支持。扎实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办好两癌免费检查、家庭教育“向阳花”行动等民生实事;倡导婚恋新风,促进生育养育教育等相关政策措施实施落地见效;积极推动家政提质扩容;常态化开展“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服务妇女儿童家庭公益项目29个,让妇联工作与党政大局贴得更紧,跟妇女儿童和家庭也走得更近。
二、筑牢权益保障、强化关爱服务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一个都不能少”,全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通过推动制度建设、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保护体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妇女儿童。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在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坚持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牵头制定《十四五衡阳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纳入全市十四五重点规划体系。建立妇女儿童发展指标调度监测评估机制,压实各单位工作责任。目前在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制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推动通过政府决策予以确定实施。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优势,联动相关领域专家资源,发挥女人大代表、政协妇联界别委员、妇代会代表、执委等作用,打造更多妇情民意“直通车”,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更好促进妇女儿童权益法治保障。 二是在构建合作机制中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发挥妇联组织与中院、检察院、公安、民政、人社等建立的一系列合作机制作用,推动加大执法和司法保护救助力度,严厉打击家暴、性侵等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筑牢维权屏障。如与市检察院涉司法案件中的困难妇女儿童救助机制,与法院“家和姐姐”婚姻家事调解合作机制,与公安“反家暴”联动等机制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三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注重妇女儿童关爱服务。连续三年为2.7万余名低收入妇女免费捐赠“湘女健康保”,守牢农村妇女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底线。针对3万余名留守困境儿童,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精准化规范化机制化。实施“出手把姐姐”“衡州有爱-把爱带回家”等活动和“回雁家园”“苔花行动”等公益服务项目,做实巾帼维权暖心行动。健全走访联系常态化、发现报告制度化、协调联动机制化、维权关爱精细化的各项制度,将党和政府关怀送到有需要的妇女儿童身边。
三、笃行深耕细作,做好家庭文章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而基层治理的起点在每一个家庭。妇联组织要发挥做家庭工作的优势,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基石。
一是完善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清廉家庭建设,完善清廉家风协同推进机制,以良好家风涵养党风社风。持续开展“寻找最美”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参与度和影响力,加大对最美、五好、文明等家庭宣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聚焦青年婚恋需求,开展“湘亲湘爱”巾帼志愿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二是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链接人才资源,开发课程、开展指导、广泛宣讲,高质量实施好“向阳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动民生实事,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做深做细做实。
三是完善家庭服务制度机制。促进建立衡阳巾帼家政服务联盟,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服务活动,推动巾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相关政策落地落实,更好服务“一老一小”;健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做亮“家和姐姐”婚调工作品牌,推动婚调入驻基层治理中心、派出所警务室、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婚姻登记机关等,联动相关部门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四、深化改革破难、建强妇联队伍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党开展妇女工作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要努力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妇联组织体系和建强执行力、战斗力的妇联队伍。坚持党建带妇建,强化与社会工作部、民政局、工商联等本部门联动,加速推进“三新领域”建妇联组织步伐,实现妇联组织有形有效广泛覆盖,更好地把妇联服务延伸至妇女群众生产生活最小单元。促进妇女工作与党建工作、居民自治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各类资源聚集到基层、服务延伸到基层。加大对基层妇联干部执委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优化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妇联实际落实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具体措施,强化制度刚性和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