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凤眼 > 正文

关注“她”力量 绽放“她”智慧

发布时间:2021-11-09 17:21:09 作者:丁秀伟 点击:2609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丁秀伟

11月2日上午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首开女科学家专场,参加女科学家专场的有95岁依然每天去上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中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多次带队赴深海大洋科考的中国深海“探宝”的国民女神韩喜球,世界计算机科学家兰诺·布鲁姆……现场,十余位顶尖女科学家们,线上线下,共话“她”力量。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不可缺少“她”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orld Laureates Forum)系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的论坛,每年10月底,邀请一批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与中国两院院士科学家、全球顶尖青年科学家共同讨论人类当前与未来面临的科技挑战、人类命运的可持续发展等宏大主题,聚焦基础科学和源头创新,发布最顶尖科技成果与思想理念,成为科技创新的起源地与创新思想的策源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学交流平台。

本次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汇聚世界“最强大脑”,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28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顶尖青年科学家跨越时空,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来赴一场科学盛会,这些世界“最强大脑”有不少杰出的女性,“她”大脑与“他”大脑在顶尖科学技术领域同台竞智,因此,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特设“她”论坛。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表示,从诺贝尔奖诞生以来,诺奖得主中只有3%是女性,这是远远不够的。长期以来,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的才华被忽略,一半的人类智慧浪费了。今天亟须将女性的智慧与力量纳入,共同应对疫情、粮食问题、气候危机等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一起让世界更美好。

在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曹晓风介绍了中国女性科学家的现状。曹晓风说,女科学家们其实很厉害,她们温柔、美丽、智慧,她们既可上九天揽月,也可下五洋捉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刚刚获得2022‘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胡海岚,是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曹晓风说,推动更多女性进入科学领域,已在中国形成广泛共识。

上海市妇联主席马列坚介绍了上海市妇联全面落实科技部、全国妇联等13个部门要求,会同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服务女性科技人才政策,在参与科技决策咨询,投身浦东引领区建设,提升科研学术活力,创设生育友好型环境等方面的举措。

来自“她”论坛上“男女平等”的呼声

参加“她”论坛的几位女性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对男女平等尤其关注。

9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以全英文进行演讲,现场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以行动争取男女平等。“如果你想要获得平等,你必须为之奋斗。”叶叔华说,“只要我们女性努力做到更好,女性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叶叔华的这一演说引起了广大女性的共鸣,一些网友称“95后”的叶叔华是“厉害的奶奶”。“厉害奶奶”的确很牛,她是主持建立“北京时间”的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第一位女天文台长、第一届全国十大女杰。

叶叔华说,女科学家相比男科学家,其实更不容易。女科学家要承担家务,照顾老人孩子,要让家庭和睦,还要在职场打拼,努力照顾好一切。“其实我认为,女性有一天可能会比男性更强大。而我们只是想让社会更幸福。”

韩喜球用自身的经历证实女性在海洋科考上不比男性差,她被誉为中国深海“探宝”的国民女神,是中国海洋科考史上首位女首席科学家。她参加了近20次海洋科考,其中有11次担任首席科学家,参与了“蛟龙号”深潜等重要科研任务。

“其实,下大西洋需要面对很多挑战,不管是物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方方面面都有。”韩喜球说,要成为理工科领域的女科学家尤其是海洋地质学家,要具备几个特质。首先,不要给自己设限,因为这样才能让你的思路更开阔。其次,尽管是理工科,但艺术也要学,这样会扩展你的审美能力。再次,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只要你想要的就去努力,要有坚韧的品格,加强实践。最后,就是不急功近利,去接触真实的大西洋。

在“她”论坛上,还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当介绍计算机科学家兰诺·布鲁姆时, 主持人按惯例称呼她为“布鲁姆太太”。同时上线的布鲁姆先生,1995年图灵奖得主曼纽尔·布鲁姆立即纠正说:“叫她兰诺,别叫她布鲁姆太太。”这体现出布鲁姆对夫人的尊重和男女平等的思想,他盛赞:“兰诺是非常好的学术伴侣。”

兰诺·布鲁姆也是一位行动派,早在40多年前,她就拍摄了16部短片,倡导女孩参加课外科学活动。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她任教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积极为女生提供榜样、信息和机会。目前,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50%的学生是女性。

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琳妮·马奎特说,研究人员以随机生成的男性或女性人名去申请进入实验室,结果发现男性的名字通过机会更多、起薪更高。而且,结果与导师的性别无关。另一项调查发现,现实当中,男性研究人员获得的平均资金资助,比女性要多出50万美元。

“在学术领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就像一个漏水管道,女性在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阶段不断被漏出,没能进入科学领域,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马奎特总结说。

如何为希望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等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女性提供机会,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妇女发挥领导作用?

对此,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提出三点建议和倡议:第一,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大力选出更多的女科学家典范,支持企业为杰出女科学家设奖,激励广大的女性投身科技事业;第二,帮助女性解决后顾之忧;第三,推动女性走入科技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