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 > 正文

凡人小事 家风家训诉说

发布时间:2019-04-08 10:26:45 作者:市妇联办公室 点击:1152

纪澍芬

MAIN201903211513000254808746895.jpg

全国妇联原办公厅正处级干部

1934年出生,1958年参加革命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离休

中国自古重视家庭教育,中国家风、家教的基础,是以德为核心的品德教育。“非德不昌”的观念在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代代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的道德风尚。教育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从父母的言与行之中接受了他们的影响和教育。我和弟弟们也愿以自己的言行传承给子孙。

父亲的教诲——学而不厌、勤奋做事、以诚待人

我父亲少年时学习勤奋,却因贫困辍学,但他矢志自学,终生不怠。父亲工作勤奋,不善言谈,包括对于子女也是身教多于言教。

小小纸条

我小时候贪玩,三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不好。晚上,爸爸看了我的成绩单,未语,随手在白纸上写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骏马易纵难收”几个字,让我反复念,背诵,然后给我讲解,告诉我学习要专心。第二天,爸爸留给我一个小纸条,写着“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之也”。此后,他把糊窗户剩下的白纸裁剪成约半尺长的小纸条,每天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一两句名言警句让我背诵,再给我讲。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小纸条寄托着父亲对我的谆谆教诲。虽然这些小纸条都没能保存下来,但我牢记在心,受益终生。

鼓励进取

父亲有失学之痛,他寄希望于子女们好学上进。我上中学时,弟弟们相继出生,爸爸一个人工作,负担很重,我想读完高中就工作。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年我因为家贫失学,一生遗憾。你们能考上什么学校,我一定供你们上学。”我理解父亲的心情,也知道妈妈操持家务的不易,所以报考填写的三个志愿都是师范院校。当年师范院校免学费,供食宿,个人无负担。弟弟们学习成绩都不错,每到期末,只要有一个人没拿回奖状,哥儿几个都不开心。爸爸出差时间长了,我就写信汇报情况。记得爸爸在一封回信中写道:良好品德比分数更重要。让我在关心弟弟们成绩的同时,要“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时隔几十年我仍记得这封信,是因为当时费了很多工夫才查到爸爸引文的出处。

我大弟弟初中毕业时,为减轻家里负担,想考技校。我觉得他成绩好,获得了北京市教育局的金质奖章,应该升高中。我对他说,我们姐弟的努力,就是为了弥补爸爸辍学的遗憾。

爸爸的敬业精神是对子女的无言教诲。弟弟们相继工作后,年终的奖状就是对父母最大的精神慰藉。

取长补短

父母对我的启蒙教育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爸爸教育我要见贤思齐。妈妈的话则很直白,看到别人的优点,就对我说:你看人家斯斯文文,你得学着点;你看人家做事多利索,你要好好学……爸爸经常当着我和弟弟们的面夸他的领导周崧,说他会几门外语,随身带着单词本,抽空就念。当年我爸和周崧经常骑车进山,行至陡坡,推着车走,周崧就掏出小本念单词。我爸特别感动,让我和弟弟们像他那样分秒必争地学习。

前年,我去看望90多岁的周叔叔,谈起往事,我说我爸把您当样板,教育我们姐弟几个向您学习。老先生深情地说:“其实,我和你爸是互相学习。”他说:“你爸不管多忙多累,每天读书看报。他觉得自己学历不高,就借大学生的课本反复自学。他实践经验丰富,学习理论知识快,领会深刻。他讲课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很受学员欢迎,所以他是单位派出去讲课最多的人。”周叔叔说,每次分配来大学生,我都让老爷子(同事们对我爸的通称)带一段时间,目的是让年轻人懂得参加工作是学习的新起点;搞科研,就要有如醉如痴的忘我精神。

谈到爸爸退休,周叔叔说他很遗憾,但很支持。他说:“你爸退休前十几年我就离开研究所了。当时的所长老李找我说:‘老爷子说老伴儿身体不好,要求退休。同事们都让我挽留他,我们决定在家属院给他一套三居室,边工作边照顾老伴儿。老爷子说自己有房,不要单位房。’我劝老李说,70岁的老人,为工作付出的太多了,让他退吧!老李说:‘我是想让你做老爷子的工作,你倒给我做工作了。’我对老李说:‘其实最不愿意他退休的应该是我,育种基地是我们俩一手建立的,创下几个第一。他在,我放心。他退了,基地能坚持多久很难说。可是,他老伴儿确实不容易,一个人操持一个家,现在病了,老爷子再不回去照顾会留下遗憾的。’”听了周叔叔这番话,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向他深深地鞠躬,哽咽着说:“我妈真的不容易,再忙再累都支持我爸工作,支持我们学习。我爸是为了让子女集中精力工作才退休的,好照顾病人。虽然他人回家了,心还惦记着试验,我很不安。所以我满55岁就要求退休了。”

勤奋工作

1958年中国农科院肇建,从各地选调十几个人,组建养蜂研究所。爸爸正在河南、陕西出差,接到通知让他速回北京报到。他知道新单位同事多是知名人士,学历较高,自己则是以技术见长,口碑较好被调入,从此他本着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的心态刻苦自学理论知识。工作之余,出差途中,在家休假,他都随身带着书和笔记本,边看书边写心得,遇到问题,就向同事虚心求教。

1962年,研究所决定进行新品种培育试验。父亲和周崧等人骑着自行车在北京郊区县考察、选址,最后决定把试验基地建在海拔680米、远离人烟的深山区。入住第一天,面对简陋的条件,他和两个大学生相约:工作共同切磋,生活勤俭节约,自力更生,齐心协力搞试验。此后多年,年轻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但这个口头约定竟成为共同的守则。培育新品种,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他和同志们长年在试验场地夜以继日地试验、观察、对比。酷暑,蚊叮虫咬;寒冬,风冷雪飘。常常为了一个数据,连续几个昼夜观测、记录。爸爸的工作日记中,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实验编号、观测时间、地点、内容、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过程。记录详细,字迹工整,体现了他一生缜密、慎思的工作精神。

逢年过节,父亲总让年轻人回家,他说年轻人在深山里寂寞,害怕。自己值班,晚上可以安安静静看书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除了出差、办班、讲课,都是一个人留守。

为了探寻中华蜜蜂发展源流,在同事和朋友们鼓励与支持下,他认真查阅古籍。从西周到晚清,要在浩瀚书海里寻踪觅迹,很有难度,而且他只能利用在京休假的短暂时间到图书馆借阅、抄写。开馆进,闭馆出,中午匆匆吃些自带的干粮,抓紧时间看书。工作人员看到老人如此勤奋,很感动,尽可能给予方便。我退休后,帮他核对古文部分。在此期间,我深深佩服他古文功底深厚,他抄录的引文没有错讹,只有版本不同的差异。当年他是借阅书籍,搜寻有关诗文,我是在古籍书库里,根据他的书稿核对原文,发现引文不同,可以翻阅多个版本核对,工作量仅仅是他的百分之几,竟耗时近一年。他对每段引文都加了作者介绍,生僻字标注了汉语拼音。我问爸爸怎么学的拼音?他说:“考虑读者需要,我想加拼音,就翻字典。人家是通过拼音学汉字,我是通过汉字学拼音。”

严于律己

父亲酷爱种树种菜,果树研究所的同志对他很支持,爸爸到边远地区出差,经常给他准备一捆树苗。爸爸在驻地的山脚下开垦了一片菜地,自食有余,就送给附近村民。机关有车来,就送给机关食堂。

每年春节前他都买一捆红纸,为附近村民写春联和福字。农忙的时候,他帮忙种地、收割。冬闲时,给村民读书读报。我翻阅父亲遗物,看到一段日记:“下课往回走,山路漆黑,狂风呼啸,举步难行,好像有人往回推我。身上很冷,心里很热。我没想到他们对珠算这么有兴趣,我很高兴,一定把他们都教会。”前几年,二弟陪我去了一趟基地,一位村民竖起大拇指对我说:“你爸可是个好老爷子!”他指着山坡说:“周围一片一片的果树都是他当年栽的。”一位姓韩的大姐说:“大爷在这十几年没在谁家吃过饭,没要过社员一件东西。有一年春节,我煮了头一锅饺子,装了一大碗,包得严严实实的,一路小跑给大爷送去。大爷说已经吃完饭了,死活不要。我说,大年三十,六七里路,你忍心让我白跑吗?大爷勉强留下饺子,后来送给我孩子一个新书包。”爸爸多次和我们说,山里人不容易,咱能帮就帮,绝不能要人家的东西。

尽职尽责

父亲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做全国养蜂技术咨询,从到研究所伊始,直至病重之际,时间长达40年。不论工作多忙多累,他坚持有问必答,来信必复,还常常寄些技术资料和书籍,遇到复杂问题,主动询问解决情况。复信都是以单位署名。有些人看了他的文章或听过他的讲课就问:“经常给我写信的是您吧?”退休时,他谢绝领导的照顾,却带回了复信任务。没有任何报酬,可他做得极其认真。隔一段时间,就骑车到单位取信,同事们劝他坐车,给报销。他说他不爱坐车,骑车是很好的锻炼。

父亲第一次脑梗后,单位不再让他复信,但是直接寄到家中的信不少。他不能握笔,就口授,让我代为复信并邮寄资料。再次发病后,我复印了一些信,说明我父亲生病,神志不清;我不懂技术,请直接与研究所联系。每封来信、复信,我都给爸爸念一遍。明知他已昏迷,还坚持这么做,既是对他来信必复的尊重,也是愿他转危为安的期盼。

父母的教育使我们姐弟形成先公后私的理念。我儿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寒冬出生,产房没暖气,我难产,两位医德高尚的医生冒着风险抢救了我们母子生命,孩子却留下肺炎后遗症,10岁前,多次抢救。我知道他一咳嗽就转肺炎,但也不肯请假,下班赶紧抱着他去儿童医院看急诊。有一次医生问我:“你是他什么人?”我说:“是他妈妈。”“那你为什么现在才来,你不知道你孩子多危险吗?”我心里很难受,但是,孩子再次发病,我还是惴惴不安地上班,下班后匆匆忙忙地赶往医院。回顾往事,我愧对儿子。但“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共同理念。

我的儿子少言寡语,但为人诚实;生活简朴,却舍得花钱买书。主要是爱好看书,这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现在,我的小孙女也是个小小书迷。

母亲给予我向上向善的力量

我的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识字不多,为人宽容大度。解放初期是就业高潮,因为弟弟小,母亲没能出去工作,这也是她经常念叨的遗憾。我考大学时,最小的双胞胎弟弟还在襁褓中,妈妈一个人带5个男孩,劳累可知。我不忍离家,妈妈说你放心走吧,好好学习,别惦记我,我能行。她从不言苦言累,任劳任怨地为家人为邻居们做事。

凡是与她交往过的邻居或亲友都称赞她是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热心人。胡同里有十几户双职工,隔壁一个孩子放学就到我们家,以后他又带来了好几个。我们家是独院,孩子们都爱在院子里跑着玩。我弟弟们相继上学后,老师把学习小组都安排在我们家。最多时5个学习小组,20个孩子。我妈用插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比学习,比纪律。各班老师经常抽查,看到他们埋头写作业,就赞扬说“比我们上课还安静”;赶上休息,看到孩子们追逐打闹,经常问我妈:“您烦不烦?”我妈总是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让他们跑着玩呗!说来也怪,在我们家参加学习小组的孩子都有进步。因此,我妈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因为妈妈热心,人缘好,居委会选举,也总让她当个什么委员;当年名目繁多的评比,她也都能拿个奖状。左邻右舍都是我妈妈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互帮互助。当年,家务事比现在多,现在什么都能买,那时候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做。既有市场供应原因,也有观念问题。男孩子穿鞋费,邻居们没少给我弟弟们做鞋。附近10多户双职工,上班前把钥匙挂在我们家的门道里。下雨天我妈去看看谁家房子漏了就用个盆接水,现在住楼房的人很难想象老北京平房漏雨的情形。邻居下班前,我妈把人家的炉门打开,主人进门就能做饭。现在都用管道煤气,还有谁记得当年那煤球炉子?那时候物资匮乏,很多东西按人按户凭本供应,逢年过节,双职工把副食本留给我妈,下班把物品拎回家。那是一个人民生活尚不富裕的年代,也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年代,大家互相关心,彼此帮助都是出于真情,没有物欲金钱的观念。当时社会治安也很好,我妈帮人家买了东西就放在大门道,谁下班谁拿,十几户的东西没人拿错,也没出现过短缺。诚信,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感情基础。邻居们说我妈是不拿一分钱、操心百家事的热心人。

其实,助人为乐,不仅是我妈妈的个人行为,而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现象。只要政府有号召,老百姓就积极响应。我记忆中当年全国妇联倡导的“五好”家庭(家庭邻里团结互助好,家庭生活安排好,教育子女好,鼓励亲人生产、工作、学习好,自己学习好)活动,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邻里互助蔚然成风。以后多年,“五好”家庭条件也随着形势发展有所变化,例如中国妇女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章蕴同志做了《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报告并形成决议后,“五好”家庭条件也增改了一项“勤俭持家好”。罗琼同志1994年9月撰写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群众路线,男女并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才能抗拒腐败”。她回顾当年各级妇联积极传达贯彻大会精神,全社会勤俭持家蔚然成风时写道:“1957年冬到1958年春,也即我国人民过传统春节的前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勤俭持家的热潮,男男女女怀着为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的心愿,自觉地创造多种多样的办法,过了一个既吉祥如意、热热闹闹,又克勤克俭的春节。”罗琼同志这篇被中直机关工委评选为优秀论文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个年代民风朴实,民心向上,人与人互相帮助出于至诚。

2015年,我在网上浏览,看到一篇缅怀我父亲的文章,当时深感意外。老人过世十几年了,怎么还有人记得他?从文末地址知道作者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人,讲述40年前来北京时我爸对他的帮助,叙事朴实,感情真挚。我设法找到这期杂志,约了弟弟们共读。我对弟弟说:“小时候,妈总对我说‘要走得正,站得直’,还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父母过世这么多年,还经常有人缅怀他们,我才理解简单两句话却有深刻的做人道理。这是父母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忘记,一定要传承给下一代。”

儿童教育——育人之道,立德为本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儿童教育。透过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到一个家的家风。家教传承的基础就是“德”。简单来说,就是培养人的品德,不同的品德教育形成了不同的家风。任何一个时代,只有民风淳朴,社会才能政治清明、安定团结。民风是什么呢?就应该是以德为基础的、约定俗成的民族精神。

习总书记经常提到要加强品德教育,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提倡个性化教育,所谓因人施教,我觉得这个是可行的,但是个性化教育也要在一定的范畴之内,必须以德育为基础,不能脱离这个基础去谈个性化。

在教育理念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独到之处。中国很重视蒙童教育,自周秦以来,就有专门的启蒙教材。《汉书?艺文志》称《史籀篇》是“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对《史籀篇》做过考证。在汉、唐特别是宋朝以后,新的蒙童教材不断涌现,形式多样,内容逐渐丰富,这些书的出发点都是“养正于蒙”。在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启迪儿童思维,进行增智教育,德与智并重,从而收到德智双赢的效果。虽然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教育方式和内容也逐渐多元化,但德育教育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现在全国妇联倡导家风家教建设就是很重要的方面,妇联在做好妇女工作的同时也引导了社会的道德风尚。因为妇女是国家的半边天,妇女自身素质提高,社会德育教育就做好了一半;身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第一任教师品德高尚,孩子耳濡目染就会接受德育教育。这又引导了社会另一半的一半,两个一半加起来,就占整个社会的2/3。由此可见,现在全国妇联倡导家风家教建设,尤其是在德育教育引导方面能起到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访谈员后记

我的访谈是顺畅的,访谈对象是热心爽快之人,对答应的事认真对待,即使身体抱恙,仍然如约一天就完成了访谈。后来对我的多次叨扰,她都热情接待。她又是健谈之人,丰富的阅历、对下一代的关心、对于家风家训的独到见解使她的讲述更加引人入胜。她勤勤恳恳做事、兢兢业业耕耘、本本分分做人,于平平淡淡中真的有闪光之处。正是这些凡人小事,通过岁月的打磨成为代代传承的家风家训。

访谈时间:2017年7月9日16:00—18:00

访谈地点:受访者家中

受访者:纪澍芬

访谈员:施玉颖(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系学生)